電子顯微鏡的放大倍數范圍極廣,從幾十倍到百萬倍不等,具體取決于電子顯微鏡類型和應用場景。以下是分類詳解:
一、電子顯微鏡類型與放大倍數范圍
類型 | 放大倍數范圍 | 分辨率 | 典型應用 |
掃描電鏡(SEM) | 5x ~ 1,000,000x | 1nm ~ 20nm | 表面形貌觀察(金屬、生物、材料) |
透射電鏡(TEM) | 50x ~ 50,000,000x | 0.05nm ~ 2nm | 原子級結構分析(晶體、納米材料) |
環境電鏡(ESEM) | 10x ~ 500,000x | 3nm ~ 50nm | 含水/非導電樣品(生物、聚合物) |
臺式電鏡(桌面SEM) | 20x ~ 200,000x | 10nm ~ 100nm | 快速檢測(工業、教育) |
二、放大倍數的實際選擇依據
1. SEM(掃描電鏡)
- 常規觀察:100x ~ 20,000x(如金屬斷口、纖維結構)。
- 高分辨模式:50,000x ~ 1,000,000x(需場發射電子槍,觀察納米顆粒或薄膜)。
- 低倍模式:5x ~ 100x(用于大視野定位,類似光學顯微鏡)。
?
2. TEM(透射電鏡)
- 材料科學:10,000x ~ 10,000,000x(觀察晶格、位錯)。
- 生物學:2,000x ~ 500,000x(超薄切片病毒、細胞器)。
- 原子級成像:>10,000,000x(配合球差校正器,直接顯示原子排列)。
三、影響有效放大倍數的關鍵因素
1. 電子槍類型
- 鎢燈絲SEM:最高約100,000x
- 場發射SEM(FE-SEM):可達1,000,000x
2. 樣品制備
- TEM需超薄切片(<100nm),SEM需導電處理(噴金/碳)。
3. 信號檢測模式
- 二次電子(SE)成像:適合表面形貌(常用倍數1,000x~50,000x)。
- 背散射電子(BSE)成像:成分對比(倍數通常≤30,000x)。
四、與光學顯微鏡的對比
參數 | 光學顯微鏡 | 電子顯微鏡(SEM/TEM) |
最大有效倍數 | ~1,500x | 1,000,000x+ |
分辨率極限 | ~200nm | <1nm |
景深 | 低 | 極高(SEM尤其突出) |
五、實際應用示例
- 鋰電池材料分析:
- SEM:10,000x觀察電極孔隙結構。
- TEM:800,000x分析LiCoO?晶格畸變。
- 病毒研究:
- TEM:200,000x直接觀察SARS-CoV-2刺突蛋白。
六、注意事項
1. “無效放大”問題
超過儀器分辨率極限的放大(如SEM標稱1,000,000x但實際分辨率僅1nm)只會模糊圖像。
2. 校準要求
需定期用標準標樣(如碳 grating)校準放大倍數,防止失真。
如需具體型號(如蔡司、日立、FEI等)的倍數推薦,可提供樣品類型和檢測目標進一步分析。